首页 > 投融资动态 > 资讯信息 > 国家 > 正文

专家:国企发展成就突出 下一步改革进入关键历史阶段

2019-11-14 次浏览分类:国家 信息来源:本站

  本周,国有企业改革再迎重大政策定调。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强调未来三年是关键的历史阶段,要落实好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抓紧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
  “会议内容非常精准,强调了国有企业改革原则,并指明了下一阶段发展方向。”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国有企业改革布局上升到更高层面,未来三年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各地国有企业抓好落实,真正打造自身竞争力。
  可以说,改革开放40余年来,国有企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李建军表示,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国有企业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因此,国有企业必须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会议强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在优化政府职责、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公平竞争、有效防范风险、鼓励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强化人力资本、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此,李建军认为,这突出表明国有企业改革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出台多个配套文件,形成了“1+N”政策框架,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在李建军看来,会议所提行动方案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关键历史阶段。同时,也指明了行动的内容方向,重点强调国有企业改革举措落地实施。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抓紧制定各自的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以全面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李建军表示。
  那么,行动方案对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有哪些重要部署?实际上,会议已予以明确:“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国资国有企业监管、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强化财务硬约束、削减和规范补贴、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回报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明确的任务举措,制定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
  显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被放在首要位置。11月8日和11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就相继发布《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混改是国企改革‘重头戏’和突破口,要通过混改提高国企竞争力。预计未来央企混改将不断深化,范围有望扩大,以此来培育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具备创新能力的国有企业。”李建军指出。
  关于加强国资国有企业监管,李建军称这是加快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已成为国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突破的重要抓手。这意味着要加强企业行权能力建设,实现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将“强化财务硬约束、削减和规范补贴”,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国资国有企业监管等重要内容并列。李建军认为,这对于防范国有企业金融风险具有针对性。“国有企业一直是金融支持的重点,各类融资工具较为丰富,且在融资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总体而言贷款规模和余额较大。国有企业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防范化解重大经营风险作为重点工作、首要之战,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确保实现企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平稳过渡。”
  李建军进一步建议,国有企业应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创新来提升市场竞争力,提质增效,增加内源融资来源,并通过债转股、IPO、早期股权投资等形式吸引更多社会股权资本。打破“预算软约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及融资风险,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同时,也要把握好防范风险和去杠杆的节奏。
  “未来,国有企业不仅要继续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李建军表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隐私保护

联系电话:0472-5621828 13347081608
蒙ICP备 1300212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