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期汇率也称期汇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实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到了交割日期,由协议双方按预订的汇率、金额进行交割。远期外汇买卖是一种预约性交易,是由于外汇购买者对外汇资金需在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了避免外汇风险而引进的。
远期汇率是指一个远期市场交易的汇率,与即期汇率相对。外币买卖双方成交后,并不能马上交割,而是约定在以后一定期限内进行交割时所采用的约定汇率。远期外汇是以即期汇率为基础加减升贴水来计算的。远期汇率低,其差价称为贴水;两者相等称为为平价。
远期汇率(forwardexchangerate)也称期汇率,是交易双方达 成外汇买卖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实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是远期外汇买卖所使用的汇率。所谓远期外汇买卖,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并不 立即交割,而是到约定的日期再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这种交易在交割时,双方按原来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
远期汇率到了交割日期,由协议双方按预订的汇率、金额进行交割。远期外汇买卖是一种预约性交易,是由于外汇购买者对外汇资金需在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了避免外汇风险而 引进的。
远期汇率是以即期汇率为基础的,即用即期汇率的“升水”、“贴水”、“平价”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远期汇率的标价方法是仅标出远期的升水数或贴水数。在直接标价法的情况下 ,远期汇率如果是升水,就在即期汇率的基础上,加上升水数,即为远期汇率;如果是远期贴 水,就在即期汇率的基础上减去贴水数,即为远期汇率。在间接标价法的情况下,正好相反, 远期汇率如果是升水,就要在即期汇率的基础上减去升水数,即为远期汇率;如果是远期贴水,就要在即期汇率的基础上加上贴水数,即为远期汇率。
远期汇率也有买入价和卖出价,所以远期汇率的升水数或贴水数,也都有大小两个数。在直 接标价法的情况下,远期汇率如果是升水,则把升水数的小数加入即期汇率的买入价,把升水 数的大数加入即期汇率的卖出价。在间接标价法下,如果远期升水,则从即期汇率的卖出价减去升水数的大数,从即期汇率的买入价减去升水数的小数。在间接标价法的情况下,如果远期升贴水数是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即说明是远期升水;如是小数在 前,大数在后,即说明是远期贴水。
计算,远期汇率的计算
远期汇率的计算公式是国际金融市场上比较重要和有用的一个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公式可以发现:A/B货币对于远期汇率与A、B这 两种货币汇率的未来变动趋势没有一点关系,远期汇率贴水(低于即期汇率)并不代表这两种货币的 汇率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下跌,只是表明A货币的利率高于B货币的利率;同样,远期汇率升水也不代表货币汇率在将来要上升,只是表明A货币的利率低于B货币的利率。远期汇率只是与A、B 这两种货币的利率和远期的天数有关。掌握这点对运用远期业务防范汇率风险十分有 用。
计算举例
在1997年中国银行独家推出了远期结售汇业务的时候,对外公布远期四个月美 元的结汇价格高达8.4以上,甚至有达到8.5的时候,比正常的8.27左右的结汇价格高出了许多 。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开始,亚洲许多国家的货币受到冲击而大幅度贬值,人民 币贬值的谣言四起,中国银行公布了如此高的远期结汇价格,许多不明白远期价格形成机 制和计算方法的公司都不理解,担心这是人民币贬值的前奏,或代表了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因 为他们认为,如果人民币不贬值,今天结汇价是8.27,四个月后也是8.27,那么中国银行能提 供四个月期的结汇价为8.4,到时如果市场价格低于8.4,中国银行肯定会亏钱,银行又肯定不 会做亏本生意,说明四个月后人民币的汇率起码要贬值到8.4以上。其实这是由于许多公司不理 解远期外汇买卖价格是怎么样形成和计算的。
比如说在三个月后要将美元兑换成日元,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现在将美元兑换成日元,把日元存定期三 个月,另外一个方法是现在先将美元存三个月定期,到期后再连本带息兑换成日元。这两种方 法获得的日元一定是一样的,否则市场就会出现套利的机会。但是美元和日元的利率是不同的 ,所以两种方法所使用的汇率水平也不同,第一种方法使用了即期汇率,而第二种方法使用的 是远期汇率。所以远期价格主要是即期汇率加减两种货币的利率差所形成的。如果把美元(即 第一个货币或数值不变的货币)当作是A货币,而把日元(即第二个货币或数值变化的货币) 当作是B货币,它们的远期计算公式是: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即期汇率×(B拆借利率-A拆借利率)×远期天数÷360
从这个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在即期汇率确定的情况下,远期汇率主要与这两种货币的利率差 和远期的天数有关。而远期汇率如果B货币的利率高于A货币的利率,公式中的中括号值为正 数,远期汇率就高于即期汇率,称为升水,中括号值称为升水点;如果B货币的利率低于A货 币的利率,中括号值为负数,远期汇率就低于即期汇率,称为贴水,中括号值称为贴水点。而 在两种货币的利率都确定的时候,远期期限越长,升水点或贴水点就越大,远期汇率与即期汇 率的价差也越大。
比如说美元一个月期的同业拆借利率为2.46%,日元的利率为0.11%,日元/美元的即期汇 率为120.45,用这些因素就可以计算出一个月期日元/美元的远期汇率了:
一个月期日元/美元汇率=120.45+120.45×(0.11%-2.46%)×30÷360=120.45+(-0.24) =120.21也就是说,日元/美元一个月期贴水24点。
同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1997年时中国银行的远期结汇价格高达8.4以上了。当时人民币资金 市场紧缺,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高达两位数(假设为13%),而美元的同业拆借利率不到5%, 以此计算四个月期人民币/美元的远期汇率为
四个月期人民币/美元汇率=8.27+8.27×(13%-5%)×120÷360=8.27+0.22=8.49
所以,确信人民币汇率不会贬值的进出口公司,利用中国银行公布的较高的远期结汇牌价, 纷纷将未来出口收入的外汇与中国银行签定远期结汇协议,在别的公司还只能用8.27的即期牌 价结汇时,他们已经可以享受到8.3、8.4甚至高达8.5的远期结汇牌价办理出口结汇,不到一亿美元的出 口收汇,这些公司通过中国银行“外汇锦囊”中的远期结汇业务额外获得了数百万元人民币的汇兑收入。同样,在1999年,由于担心美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多次提高了美元的利率,使美元的同业拆借利率高达6.5%,而人民币的同业利率大幅度下降到3%左右,使中国银行的远期结售汇牌价由大幅度的升水变为大幅度的贴水,四个月期的远期售汇价格不到8.2, 较近8.3的即期售汇牌价贴水了0.1,许多需要购买美元支付进口需要的公司又纷纷与中国银行签定远期售汇合同,同样的售汇金额,节省了数百万元人民币的购汇费用,极大改善了公司的 经营效益。